“我们家孩子突然就说不想上学了,哪怕勉强要他去了学校,也是拒绝学习的状态,老师说最好带孩子去医院检查,看看孩子是不是得了抑郁症,建议办理休学,我们做家长的该怎么办?”“我家孩子休学一年了,今年打算复学,可孩子还是抗拒去学校,说还想继续休学,我们家长劝也劝了,就是听不进去,太难了!”
孩子抑郁了,到底要不要休学?这是困扰很多家长的问题。休学了,担心孩子颓废、躺平,复学困难;不休学,又担心孩子压力太大,出什么意外。作为家长往往左右为难。
生病应该休息,这似乎是毫无争议的常识,但用在抑郁症孩子的身上却并不完全妥当。很多人都陷入过一个误区:“休学了,抑郁症就好了。”很明显,这种绝对的说法是错误的。抑郁症患者的世界本身就是灰暗的,休学,相当于切断了他们与外界的联系,让他们得以“名正言顺”地宅在家里。如此一来,休学,看似避免了学习和学校环境刺激导致心理疾病进一步恶化,其实,为患者的社会功能退化埋下了隐患,孩子的康复也就难上加难。因此,休学这一问题,确实是需要权衡利弊的。
首先要看病情严重程度。抑郁的严重程度是首要判定因素,有的孩子因受病症的严重影响,明显暂时失去行动力,难以进行正常社交和学习时,此时首先需要进行系统治疗,以帮助控制病情,防止出现意外事故。如果抑郁程度较轻,则并不一定需要休学。在坚持治疗的同时,可以结合家庭与学校支持,帮助孩子调整心态,适应环境。
其次要看压力源在哪。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并不完全相同,学业、人际、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都可能成为抑郁症的来源。休学并不会让压力完全消失。找准痛点进行治疗后,需要让孩子尝试是否能够循序渐进适应环境,并根据孩子的反馈再行决定。学生,其实是一个重要社会身份,有时,正常的学习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方法。
如果孩子已经休学,或者不得不休学,作为家长该怎么做才能让休学真正发挥它的积极作用?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医师董莹盈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循序渐进地“休息”
循序渐进地休息是指,认真分析自己目前压力过大的原因,是因为学习太紧张还是班级不适应?进而,先尝试降低学习目标,自我减压。包括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换班级,甚至换个学校等等,都是可以考虑的方式。或者是减少上学时间,让压力保持在自己可承受的范围内。诸如此类,先试着去调整,实在不行,最后再“休学”也不迟。
(2)保持稳定的社会联系
社会支持对抑郁症有非常重要的保护作用。休学之后,孩子会自然地暂时丧失“学生”这个重要身份,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关系的大量流失,同学、老师,甚至好朋友,都彻底断联。有些孩子还会在休学后,删掉所有人的微信,将自己孤立起来。这些方式对抑郁康复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即使休学,也可以约朋友、见老师、参加一些活动认识新的人。人是群居动物,过度的自我封闭,必然起不到心理康复的作用。
(3)做好休学计划,再行动
很多孩子觉得自己在学校里时时刻刻都处于崩溃的边缘,不停地逼迫家长让自己休学。家长被孩子烦得不行,也觉得压力山大。于是,“默契”地达成共识:或许休学了,对大家都好。至于对休学之后的生活怎么安排?不清楚。休学之后还要不要保持学习?不确定。休学之后漫长的时间该怎么打发?没经验。于是,大部分孩子休学之后,最多积极一星期,就开始摆烂、躺平,日夜颠倒,手机不离手,一边颓废,一边内耗、自责。情绪烦躁之下,更是不停找茬,跟父母冲突、争吵,以此来宣泄自己多余的精力。问题不但没解决,还越来越严重。当然,并不是做了计划,孩子就能完美地执行好,但这样的步骤,对孩子是一个约束和提醒,更是一个督促和规划。需要注意的是:计划要合理,强度不要太大,难度不宜太高。像一上来就从早到晚的学习时间表类的计划,显然是不太现实的。计划是需要结合孩子实际情况,适时调整,不断完善的。
董莹盈医师表示,休学需要综合评估,理智决定。客观、理性地看待休学,别给这个方法加太多“万能”的滤镜这很重要,休学不是解决抑郁根源的方法,也不是帮助孩子的良药,它不神奇,也不万能。必要时请依据专业医务人员的建议,按时进行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并定期与医务人员进行沟通,积极反馈孩子的恢复进度与治疗效果,才能共同帮助孩子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