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进
健康常识
精神家园
解密心理
健康常识

突发胡言乱语、精神异常, 竟是感冒药惹的祸?

发表日期:2025-01-20     新闻来源:老年精神科二病区

小王是一位来绍务工人员,一直都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小伙子。近期,小王出现了鼻塞、流鼻涕等症状,为了省钱,他只是服用了家里备用的感冒药来控制症状,而且服药时间并不规律。

两天后,小王开始出现胡言乱语,经常听到耳边有人和自己说“八嘎呀路”,觉得周围都是坏人,认为坏人要来伤害自己。他的情绪变得特别激动,出现了攻击周围人的现象。大家认为他的精神出现了问题,报警后送到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就诊。

小王这是怎么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经过住院治疗及观察,发现小王只是单纯服用感冒药引起的精神异常。出院后,小王未再服用任何药物治疗,其精神异常也未再出现。

在日常生活中,感冒是一种常见疾病,很多人会自行服用感冒药来缓解症状。但你可能不知道,部分感冒药在发挥作用的同时,或许会对精神状态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引发精神障碍。

常用的感冒药中,某些成分如麻黄碱、咖啡因等具有兴奋神经的作用。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在正常剂量下仅表现出轻微的提神效果,如感觉精力稍好、不易困倦。然而,特殊人群在服用后则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精神问题。例如,本身患有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患者,感冒药中的兴奋成分可能会加重其原有的精神症状,导致焦虑情绪加剧、失眠加重,甚至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此外,儿童和老人对感冒药的耐受性相对较弱。儿童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过量服用可能会出现烦躁不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行为异常。老人的身体机能衰退,肝肾功能下降,药物代谢能力变弱,也容易因药物在体内蓄积而引发精神错乱、谵妄等情况。在医院老年精神科,也经常会收治一些由于使用感冒药而出现精神异常的患者。

为了避免感冒药引发精神障碍,在用药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其成分和不良反应。对于有精神疾病史的患者、儿童、老人等特殊人群,用药更要谨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感冒药及剂量。如果在服用感冒药后出现了精神方面的异常表现,如情绪波动大、行为异常、认知混乱等,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以便医生进行诊断和处理,确保身体和精神健康不受严重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