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进
健康常识
精神家园
解密心理
健康常识

健康科普 | 守护记忆的“三要三不要”——老年痴呆患者的家庭照护法则

发表日期:2025-04-28     新闻来源:老年精神科一病区

全球每三秒就有一位老人陷入阿尔茨海默病的记忆迷雾中,面对亲人逐渐模糊的认知,家庭照护需要科学策略与情感温度的平衡。牢记“三要三不要”原则,能为患者筑起安全防线,让爱在细节中流动。

三要:筑牢安全网,守护日常

一要防滑除险 浴室铺防滑垫、马桶旁加装扶手,可减少60%的跌倒风险;家具尖锐处包裹软胶条,避免磕碰受伤。

二要明灯引路: 在卧室至卫生间的路径安装感应夜灯,柔和光线既能驱散黑暗恐惧,又能防止夜间起身绊倒。

三要分药定时:用分格药盒按早、中、晚分类药品,搭配闹钟提醒。

三不要:破除误区,保留尊严

一不要反锁限制:拆除房门反锁装置,改用磁性报警器或监控设备。封闭空间会加剧焦虑,甚至诱发激越行为。

二不要杂物挡路:清理过道堆放的鞋架、电线等障碍物,保持行走通道宽度>80厘米,让轮椅或助行器能自由通过。

三不要高声说教:当老人重复提问或拒绝配合,大声纠正会触发防御心理。尝试轻抚手背,用“我明白”“我们一起做”等平缓语句回应。

延伸照护:激活记忆,双向疗愈

    当语言失效时,身体是桥梁,蹲下与患者保持平视,眼神交流能提升40%的配合度;播放《东方红》《甜蜜蜜》等时代金曲,音乐可激活大脑颞叶,缓解情绪波动。

    用旧物唤醒时光,将老照片塑封后制成记忆相册,引导老人讲述“这张结婚照真好看”;准备木质积木、布艺拼图,每日10分钟的手部训练能延缓功能退化。

照护者需知:你不是孤军奋战

60%的家庭照护者会出现焦虑或抑郁。每天预留15分钟进行冥想或散步;加入社区“家属互助会”,分享经验可降低30%的心理压力。若家中老人因疾病出现攻击行为、昼夜颠倒等复杂症状,务必联系精神科医生——专业药物与非药物干预能显著改善症状。

    遗忘是疾病的烙印,但爱是指尖的温度、夜灯的微光、药盒里整齐的药片。当我们用“三要三不要”织就安全网,用旧歌老照片留住记忆的锚点,便是告诉迷路的亲人:世界或许会模糊,但我的手永远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