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你帮我家孙子看看吧,每天晚上会哭闹,真的快受不了了。”近日,一位奶奶抱着6岁小孙子康康(化名),来到了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身心障碍科曹世林副主任医师的门诊。
奶奶告诉曹医生,小孙子一年多来,几乎每个晚上都会在睡梦中哭闹,有时是说梦话,还连带手舞足蹈,有时一个晚上会哭闹好几次,从床上爬起来,又叫又喊,还喘着粗气,满头大汗,每次会持续5分钟左右,怎么哄都没用,吵得大人也没办法睡觉。可是到了第二天早上,问及康康夜晚的事,小朋友完全不记得。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也没有找到原因。
曹主任了解到,康康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已经离婚了,康康由父亲抚养,但是父亲一直在外打工,所以康康一直跟着奶奶生活,男孩子有时太闹了,奶奶就会让康康看看电视,康康最爱看奥特曼,有时晚上做梦都在叫喊打怪兽。
经过仔细检查,曹主任认为康康患的是一种儿童睡眠障碍,叫“夜惊症”,俗称“夜叫郎”。
曹主任介绍,儿童夜惊症,是指儿童从睡眠中突然惊起,伴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临床表现主要为儿童从晚上前三分之一(入睡后0.5~2小时)的深度睡眠期突然惊醒,伴尖叫、哭闹、躁动、满身大汗、瞳孔放大、脉搏及呼吸加快等,有的坐于床上有的下地行走,表情惊恐。此时不管父母如何拥抱安抚,仍然持续,处于不加理会的状态,依旧哭闹躁动10~15分钟,肌肉张力呈现增加的状态,并且对任何身体上的接触有抗拒的行为举动。患者被强迫叫醒,意识可能显得混乱,语无伦次,但不久又会睡着,隔天早晨对昨晚发生的事毫无所知。
夜惊症通常出现在儿童3岁之后,3%~6%的儿童会出现夜惊,发生高峰期是在3.5~4岁前后。从高峰期之后,情况会逐渐好转,到20岁后,只有不到1%还会出现夜惊。
曹主任表示,孩子发生夜惊症的原因,迄今尚未有确切的定论。分析原因可能与儿童时期的大脑、神经发育尚未健全有关。日常生活中存在各种诱因,如焦虑、压抑、紧张不安等心理因素。当然,持续的夜惊也可能是由一些病理因素引起的,如大脑神经营养供应不足,大脑发育有异常,大脑皮层中枢、丘脑、垂体等大脑器官之间的相互调节不好,内分泌等原因造成的肥胖,以及严重的钙缺乏症等。
康康的情况已经出现一年多了,曹主任认为,首先要排除康康是否有身体的其他疾病,如脑肿瘤、癫痫等可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其次因症状较严重,需要用药物干预治疗。同时,需要进行积极的心理治疗,去除诱因。就像康康的情况,父母离异,常年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也是其内心焦虑不安的原因之一,建议多给孩子一些家庭的支持,父母或其中一方多关心陪伴孩子;奶奶在日常照护中,尽量不要给孩子看一些激烈、血腥、恐怖的影视作品,减少对睡眠的不良影响。
此外,在饮食上尽量做到健康均衡,不要给孩子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日常多进行体育运动,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