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身障碍科的病房里,住着不少受心境障碍困扰的青少年,其中近八成是中度或重度抑郁症。其中不乏市级重点初中、高中休学过来的学霸,也有老师家长眼中的“异类”——厌学、网瘾、酗酒、有暴力行为等。
心身障碍科三病区的副主任医师曹世林介绍说,大多数来就诊的孩子手臂上甚至是脖子上留着自我伤害的痕迹,一般我们接诊时,都会先检查孩子的手臂,大部分是非自杀性自残。他认为,当孩子已经很难向别人诉说痛苦时,会选择划伤自己,出血的伤口刺激视觉,从而缓解自己的焦虑。
抑郁是一种情绪,抑郁症是一种病。抑郁症对青少年的影响也是越来越大,了解抑郁症的表现对父母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青少年抑郁症
● 表现一:似病非病。患者一般年龄较小,不会表述情感问题,只说身体上的某些不适。他们的“病”似乎很重,呈慢性化,或反复发作,但做了诸多医学检查,又没发现什么问题,吃了许多药,“病”仍无好转迹象。
● 表现二:反抗父母。一般表现为不整理自己的房间,乱扔衣物、做事拖拉、不愿意做作业等。严重的则表现为逃学、夜不归宿、离家出走、要与父母一刀两断等。
● 表现三:适应不良。患者深感所处环境的重重压力,经常心烦意乱、郁郁寡欢,不能安心学习,迫切要求父母为其想办法,调换班级、学校等。
● 表现四:自杀行为。重症患者利用各种方式自杀。对自杀未遂者,如果只抢救了生命,未对其进行抗抑郁治疗(包括心理治疗),患者仍会重复自杀。
曹世林医生表示,如果你察觉到孩子的心理确实出现问题了,千万不要讳疾忌医!不要以为孩子自我调节就可以恢复,也不要以为孩子的抑郁只是孩子的叛逆期,不加理睬!这个时候,带着孩子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专家介绍
曹世林
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汕头大学医学院。现任心身障碍科(心三病区)副主诊,浙江省医学会心身医学及行为医学分会青年委员。曾先后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香港葵涌医院进修学习。
擅长诊治:情感性障碍、焦虑障碍、青少年心理咨询
专家门诊时间:周三下午(二楼专家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