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高考时期是指高考结束后,学校录取前,这个时期的考生容易在等待期盼中出现焦虑、迷茫和烦躁等心理状态。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身障碍科二病区主任、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秦国兴分析,考生心理危机发生率考后高于考前,家长应关注考生的“后高考时期”,引导考生考后“放松莫放纵”,帮助考生寻找科学合适的解压方式,顺利迎来人生的新转折。
秦医生表示,在经历过几个月紧张备考之后,考生的压力会瞬间释放,而各种心理需求会在这个时候出现“井喷”现象。许多学校、家长、老师往往更关心、关注孩子考前的心理,孩子考试后出现的心理问题往往容易被忽视。
考生在结束高考后,被高校录取前的这段时间,是考生心灵的“放空期”,在等待成绩放榜时的急切、焦虑,成绩出来后与自己预期存在较大差距而产生的自责、懊恼、后悔、自我否定,以及周围人的询问、关切等,都像是考生心中的尖刺、利刃,这都会让刚刚摆脱高考压力的考生继而进入另一个心理压力期,也就是“后高考时期”。
秦医生认为,高考后两周是考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享
个发期,在高考结束到入学的两个多月时间里,考生出现心理问题的高峰期共有三个:第一个是高考结束时,第二个是录取结果公布时,第三个是刚入学时。
同时秦医生给出了建议。
作为考生,在这个暑假里还是要注意休息,合理安排作息;同时要以乐观的心态接受考试成绩,积极面对未来的人生,要结合兴趣选择学校、专业,或者选择复读、就业,要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合理的规划,可以适当多与父母交流,听听他们的意见建议;当然,假期也可以适当丰富一下自己的业余生活,多与朋友沟通交流,培养正向的兴趣爱好,积极锻炼身体。
作为家长,秦医生建议首先要接受孩子的考分,不因孩子的分数而大喜大悲,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发挥好“庇护所”的作用,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导;要营造和谐宽松、乐观有爱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时刻感受家人的陪伴和家人的关爱;同时,引导孩子规划未来的人生,与孩子充分交流、探讨,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此外,家长还可以适当抽出时间多陪伴孩子外出活动、旅游,帮助孩子发掘正向的兴趣爱好,做好孩子的榜样,陪伴孩子度过一个充实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