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专题专栏
媒体视角
视频中心
医院院报
媒体视角

最近,身边是不是有群“幻羊羊”?

发表日期:2022-12-23     新闻来源:《绍兴晚报》

       最近,网上出现了一个新词——幻阳症。

       市民张先生就有这种“症状”,眼瞅着同事们一个个“阳了”,他也觉得自己快“阳了”,“感觉要‘阳了’,一晚上喉咙痛、痒,有发烧感。”但他一测抗原,仍是阴性。

       疫情形势严峻的当下,像张先生这样有“幻阳症”的人不少。市第七人民医院心理测量与治疗室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谢晓颖说,“幻阳”是对未知情况的担心、焦虑,是一种心理问题,大家对新冠病毒要有一个科学的认知。

身边有“阳”,

感觉自己也快“阳了”

       杨先生是开店的,这几天陆续有店员感染新冠病毒。

       20日晚,杨先生突然感觉头晕,两颊也发烫。他开始紧张起来,赶紧戴上口罩,跟妻子说:“我发低烧了,要‘阳了’。”

       杨先生的妻子摸了摸丈夫的额头,感觉是比她的要烫。“阳了”不能连累家人,杨先生决定把自己隔离在房间,并让妻子去超市买来食物、矿泉水、水果等。

       家里没有抗原,杨先生就给朋友打电话,结果检测为阴性。“会不会是测早了,‘阳’还显现不出来?”杨先生还是觉得不放心,时不时要去摸一摸额头。

       次日一早睡醒后,杨先生赶紧摸额头,感觉温度正常。喉咙不痛,脸不烫,头也不晕。他感觉自己过敏了,竟还有点小失望。

       孙女士也觉得嗓子干,有痰但咳不出来,还有点鼻塞。她告诉记者,两天前丈夫“阳了”,所以她很肯定地认为自己也快“阳了”。她做了抗原,结果是阴性。吃了点药,症状并未缓解。“有可能是冻到了,也可能新冠初期抗原测不出来。我更倾向于快‘阳了’。”孙女士说,她很害怕“阳了”,因为家里有老人。

这是心理问题,

要科学认识新冠

       “‘幻阳’是大家对未知情况的担心、焦虑,是面对疫情迅速发展时心理上出现的不适应。”谢晓颖说,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感染人数的不断增加、不确定的疫情走向、网上各种消息的负面冲击,这些使得一部分人本能地产生了焦虑、害怕的心理。出现幻阳症的人往往比较敏感,会将病症“对号入座”,即使最后确定没有感染,明明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无法打消顾虑,要反复检查。“这些人普遍抱有一种矛盾的心理:既希望‘早阳早好’,又深深地‘恐阳’。如果长久陷入纠结和不安中,肯定不利于身心健康。”谢晓颖说。

       “说白了,这是一种心理问题,严格来说算不上病。”谢晓颖说,幻阳症的根源,在于过度谈“新冠”色变。一部分人仍不能正确看待政策的优化调整,内心因担忧感染而过分警惕,导致陷入“选择性关注”的误区。“某种程度上,囤药、囤防疫物资等非理性行为也缘于此。”谢晓颖说。

       谢晓颖建议,要科学认识新冠病毒,现在病毒毒性已经很低,即使被感染,一般几天之后也就好了。要关注权威、官方平台的信息,且关注疫情信息的时间不宜过长,减少负面情绪对自身的影响。要培养兴趣爱好,将注意力从阳性、病毒等负面信息中“拔”出来。“如果个人已进行了一些调整,但还是没办法让心灵恢复‘绿码’,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帮助。”谢晓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