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建设
党建动态
工会信息
青年园地
巾帼风姿
志工园地
青年园地

助力家庭教育的5个心理学效应!建议家长们收藏

发表日期:2021-08-23     新闻来源:公卫科

家庭教育是一门“动心”的艺术。当家长尊重孩子的“心理规律”,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扎根生长。这篇文章为家长们整理了5个心理学效应,帮助家长们在孩子的成长路上播下美好的种子。

超限效应

有位作家曾表述过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听公益演讲的过程中,他的心态全程发生了有趣的变化。最初,他觉得演讲非常出色,让人落泪,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演讲还没有结束,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演讲还没有结束,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冗长的演讲终于结束并且开始募捐时,他由于气愤,最后丝毫未捐。

这就是超限效应,指的是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引起心理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当孩子犯错时,有些家长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多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更有甚者,当孩子感觉被“逼急”了时,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因此,家长在批评孩子时要把握好分寸,对孩子的批评不要超过一定限度。如果还在在同一件事情上反复犯错时,家长可以换个角度,换种说法来进行教育。

罗森塔尔效应

曾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A组和B组,并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

几个月后,心理学家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

于是,这位心理学家得到启发,他想这种效应是否也会发生在人的身上呢?

为了验证这个想法,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

这就是罗森塔尔效应。

家长是孩子最爱、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同时也是经常给孩子施加心理暗示的人。如果孩子长期遭受来自家长的消极的心理暗示,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心理健康。所以家长要尽可能地给予孩子积极的肯定,让孩子相信自己,不断发挥潜能。

南风效应

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效应,来源于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用尽全力,让大街上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裹得更紧了。南风则采用了截然相反的方式,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开始解开纽扣,脱掉大衣。最终,在这场比试中,南风获胜。

故事中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这种因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

从南风效应中家长们会发现,在家庭教育中采用“棍棒”,“恐吓”之类“北风”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实行温情教育,多点“人情味”式的表扬,培养孩子自觉向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登门槛效应

有心理学家曾设计过这样一项实验:研究人员随机采访了2组家庭。一组家庭,研究人员提出要将一个小招牌挂在他们的窗户,这一组家庭全部都愉快的同意了。然后,研究人员再次提出要挂一个不大美观而且很大的招牌,也有超过半数的家庭同意了。但是,当研究人员对另一组家庭直接提出要挂大招牌时,遭到了80%的家庭拒绝。

这就是登门槛效应,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坎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们也可以运用“登门槛效应”。例如,在督促孩子完成学习任务时,可以先从一个小科目开始,循序渐进,并且及时地予以肯定、表扬,从而使孩子积极地奋发向上。

德西效应

一位心理学家曾讲述过这样一则寓言: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吵得老人家烦躁不已。于是,想出了一个方法。一开始,他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老人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这就是德西效应,指的是适度的奖励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机,但过多的奖励却有可能降低个体对事情本身的兴趣,降低其内在动机。

德西效应在生活中经常出现,比如家长经常会对孩子说,“如果这次考得100分,就奖励你100块钱”,“要是能考进前5名,就奖励你一个新玩具”,“如果这次按时写完作业,就带你去游乐场”......家长们也许没有想到,不当的奖励机制会一点点地消减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曾有哲学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是一场漫长的修行,希望这5条心理效应能够在教育路上帮到家长们,让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