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探索精神疾病康复新路径,深化作业疗法与社会功能康复实践,近日,我院精神康复科组织开展“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主题花艺职业康复培训活动。三十余名住院患者与医务人员共同参与,在花香浸润中开启了一场别具匠心的康复之旅。
以花为媒:作业疗法唤醒身心潜能
活动现场,近千支各式玫瑰交相辉映,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患者们通过选材、修剪、配色、包装等环节,系统掌握基础花艺技能。“看似简单的螺旋式花束手法,需要同时调动手部精细动作、空间感知和专注力。”康复治疗师张银介绍道。这种将职业技能培训融入治疗的设计,正是作业疗法的核心理念——有选择性和目的性地应用与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休闲等有关的各种活动来治疗患者躯体、心理等方面的功能障碍,帮助其逐步恢复社会角色功能,使其最大限度地恢复或提高独立生活和劳动的能力。
以花传情:社会功能重建的温暖实践
活动中特别设置的“爱心传递”环节成为亮点。完成的花艺作品经患者集体评选后,由制作者亲自赠予病区同伴。“这是我住院后第一次收到礼物,更没想到自己也能成为给予温暖的人。”患者小王在送出花束时激动地表示。这种角色转换体验有效强化了患者的社会责任感与价值认同,而医务人员全程平等的协作参与,更为患者创造了真实的社会交往情境,助力其重建人际交往信心。
以花育人:医学人文滋养康复之路
“每朵玫瑰的刺都被细心处理,正如我们对待患者的专业与温度。”活动策划者精神康复科负责人何红娟表示,医院特别选用象征希望与治愈的鲜花,旨在通过美育疗愈唤醒患者对生命的热爱。医院精神康复科积极组织作业疗法,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目的是为了帮助精神障碍患者今后回归社会提供可持续的职业技能支持。
“精神康复的本质是帮助患者找回有尊严的生活方式。”官莉莉院长在活动现场强调:“我们通过花艺这类非药物干预手段,不仅训练患者的劳动技能,更重建患者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联结,这正是现代精神医学‘全人康复’理念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