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联合多点发力,推动群众服务工作走深走实
为了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入心走实,主动践行“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健康”的服务宗旨,扎实开展“护佑健康,医心为民——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6月16日,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第四、第六、第七、第八党支部联合绍兴市中医院临床医技党支部在府山街道越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义诊服务,把健康服务送上门,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此次义诊活动由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联合绍兴市中医院一齐开展,充分发挥了第七医院老年科、失眠科、心理咨询以及中医院关节脊柱等专业特色,各医院专家齐聚一堂,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不仅促进了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更是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义诊现场,除常规的疾病诊断、量血压、测血糖、监测心电图等,来自第七医院的副主任药师孙皎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透过真实的病例,为社区居民开展了用药知识健康讲座。她耐心细致地解答居民提出的健康用药疑惑,为社区居民提供个体化、针对性的用药指导,帮助整理家庭小药箱,引导社区居民正确处理废旧药品。并向社区居民发放了防治疾病的宣传资料,普及了健康的生活理念,促进了全民的身心健康。除此之外,中医院放射科蒋廷宠主任和第七医院放射科诸绍锋主任在义诊现场为前来咨询的居民提供了影像会诊、阅片和健康宣教,并对他们提出的问题予以耐心解答。义诊过程中,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来到放射科专家面前,她说:“医生,你快看看我的核磁共振复查报告,我有脑膜瘤,已经开过刀了,这次复诊医生说我没有复发,但我还是有点担心,会不会是没检查出来?”蒋廷宠主任仔细查看了她的脑部磁共振成像片,发现没有任何异常,蒋主任耐心地向患者解释她的病情没有复发。一旁的诸绍锋主任也告诉老太太脑膜瘤复发几率不高,通过磁共振增强检查,要是存在复发灶的话绝大部分都能被发现,极少漏诊。经过两位主任的鉴定,老太太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微笑着说:“有你们两位主任看过,说我的脑膜瘤没有复发,那我就可以彻底放心了!”义诊活动持续了2个小时左右,服务了上百人,得到了居民们的一致好评。党员们纷纷表示将永远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初心,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办好实事,温暖人心。今后市第七人民医院还将继续联合多家医疗单位的优质资源,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实践活动,以初心践使命,为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2021-06-17
用好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成效
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全面提高医院领导干部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6月15日下午,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医院行政楼5楼2号会议室召开安全生产专题学习研讨会。会议由院党委书记蒋新新同志主持。蒋书记首先向与会人员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十堰市张湾区艳湖社区集贸市场燃气爆炸事故作出的重要指示,并组织观看了《生命重于泰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电视专题片。蒋新新书记指出,维护安全稳定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体现。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无小事,全院各部门、各科室要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压实责任,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结合当前党史学习教育,切实从政治上、从践行宗旨意识上来看安全生产,以抓安全生产的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做到“两个维护”。他指出,这次湖北十堰市集贸市场燃气爆炸事故,教训极为惨痛、极为深刻,对安全生产隐患,我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一定要把意识提上来、把责任落下去,要对安全生产有高度的敬畏之心。他强调,当前医院发展的一切都要以安全工作为前提,大家通过学习,要进一步把党史学习教育同做好安全生产结合起来,树牢安全生产红线、底线、生命线思想,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在学党史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将安全生产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一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树立底线思维、预防思维、专业思维,把抓安全放在讲政治、抓发展、抓民生的高度,预防为主、标本兼治。二要坚决排查处置安全隐患。聚焦重点领域集中发力,深入细致地进行排查,加重加严安全生产工作考核,确保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三要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度。进一步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整改清单,切实加大问责追责力度,落实强有力的督促考核机制,医院领导干部要带头切实担负起一岗双责,相关职能部门要落实监督指导责任,各病区、各科室负责人担负起管理责任,真正做到有位必有责、失责必问责。四要切实强化安全生产各项保障措施。坚持全局观念,做到人防、技防、物防、智防一体化推进,充足应急物资配置,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强化专业人才、宣传教育和后勤力量保障,多点多环节发力,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面筑牢安全生产“防火墙”,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营造良好氛围和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安全生产工作有机结合,切实压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弘扬奉献担当精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隐患大排查、专项整治等行动,把党史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截止目前共开展安全生产专项督查6次,组织全院开展消防应急演练6次、防爆演练4次,与公安部门联合开展应急演练1次,落实消防安全专题培训4次,随机抽查考核消防安全知识200余人次,悬挂标语6条,制作宣传展板1块,发放宣传册600余份,有效地推进安全生产工作向纵深发展。
2021-06-15
孩子每晚哭闹,家长几乎崩溃
“医生,你帮我家孙子看看吧,每天晚上会哭闹,真的快受不了了。”近日,一位奶奶抱着6岁小孙子康康(化名),来到了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身心障碍科曹世林副主任医师的门诊。奶奶告诉曹医生,小孙子一年多来,几乎每个晚上都会在睡梦中哭闹,有时是说梦话,还连带手舞足蹈,有时一个晚上会哭闹好几次,从床上爬起来,又叫又喊,还喘着粗气,满头大汗,每次会持续5分钟左右,怎么哄都没用,吵得大人也没办法睡觉。可是到了第二天早上,问及康康夜晚的事,小朋友完全不记得。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也没有找到原因。曹主任了解到,康康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已经离婚了,康康由父亲抚养,但是父亲一直在外打工,所以康康一直跟着奶奶生活,男孩子有时太闹了,奶奶就会让康康看看电视,康康最爱看奥特曼,有时晚上做梦都在叫喊打怪兽。经过仔细检查,曹主任认为康康患的是一种儿童睡眠障碍,叫“夜惊症”,俗称“夜叫郎”。曹主任介绍,儿童夜惊症,是指儿童从睡眠中突然惊起,伴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临床表现主要为儿童从晚上前三分之一(入睡后0.5~2小时)的深度睡眠期突然惊醒,伴尖叫、哭闹、躁动、满身大汗、瞳孔放大、脉搏及呼吸加快等,有的坐于床上有的下地行走,表情惊恐。此时不管父母如何拥抱安抚,仍然持续,处于不加理会的状态,依旧哭闹躁动10~15分钟,肌肉张力呈现增加的状态,并且对任何身体上的接触有抗拒的行为举动。患者被强迫叫醒,意识可能显得混乱,语无伦次,但不久又会睡着,隔天早晨对昨晚发生的事毫无所知。夜惊症通常出现在儿童3岁之后,3%~6%的儿童会出现夜惊,发生高峰期是在3.5~4岁前后。从高峰期之后,情况会逐渐好转,到20岁后,只有不到1%还会出现夜惊。曹主任表示,孩子发生夜惊症的原因,迄今尚未有确切的定论。分析原因可能与儿童时期的大脑、神经发育尚未健全有关。日常生活中存在各种诱因,如焦虑、压抑、紧张不安等心理因素。当然,持续的夜惊也可能是由一些病理因素引起的,如大脑神经营养供应不足,大脑发育有异常,大脑皮层中枢、丘脑、垂体等大脑器官之间的相互调节不好,内分泌等原因造成的肥胖,以及严重的钙缺乏症等。康康的情况已经出现一年多了,曹主任认为,首先要排除康康是否有身体的其他疾病,如脑肿瘤、癫痫等可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其次因症状较严重,需要用药物干预治疗。同时,需要进行积极的心理治疗,去除诱因。就像康康的情况,父母离异,常年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也是其内心焦虑不安的原因之一,建议多给孩子一些家庭的支持,父母或其中一方多关心陪伴孩子;奶奶在日常照护中,尽量不要给孩子看一些激烈、血腥、恐怖的影视作品,减少对睡眠的不良影响。此外,在饮食上尽量做到健康均衡,不要给孩子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日常多进行体育运动,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生长。
2021-06-15
“五星三名”强党建促发展——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党建引领发展记事
连日来,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创新方式方法宣传党史知识,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把学习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这是该医院持续推进“五星示范、三名强医”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全面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以市委巡察、“三甲复评”为契机,持续聚焦“五星”部署精准发力,努力加强“三名”培育建设发展,全面提升医院健康服务能力,着力增强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推动新时代精神卫生健康事业新发展。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五星”联动,提质升级党建强医、创新强医、服务强医、医术强医,医德强医,凝心聚力,夯实技术支撑,起到带动示范作用,2019年以来,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部署开展“五星示范”建设。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推进“党建星、创新星、服务星、医术星、医德星”等创建。“五星三名”创建动员部署会突出党建引领,激发新动能,医院深化理论武装,抓好组织建设和人才培养,全面提升医院整体的综合素质。去年,医院探索“把支部建在科室”模式,对基层党组织设置进行优化调整,党支部由原来7个调整为9个,支委成员结构得到优化。同时,医院还实施了“党建带头人+学科带头人”的双培育工程,开展了“先锋工程”等党建品牌、党员先锋岗等创建活动。突出创新引领,推动学科建设,医院持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深入推进等级医院复评,不断提升科教学术水平和医院科研创新能力。鼓励医务人员积极研究解决精神疾病、心身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的关键技术问题,全年申报省市级各级课题23项,获国家级、省级立项项目4个。开展三甲复评自评汇报聘请浙大李继承教授为科研顾问突出服务引领,提升源动力,业务结构不断优化,数字化建设持续深入。在疫情防控中,医院通过24小时心理热线、在线心理问诊、心理健康视频直播、心理危机干预等开展全市范围内的心理援助,累计接听热线电话904例,接受在线心理咨询796人次,现场干预235次,出动专家组成员1303人次,心理援助862人次。启用中西医结合睡眠病区,完成13个亚专科门诊诊室设置,开设老年患者“1+1”医药联合门诊,打造“互联网+护理”服务。推进医院“互联网+办公管理”智能化,实现90%审批事项网上办理,实现“刷脸就医”、智能支付,群众看病就医更便捷更快速。深化落实“最多跑一次”工作持续开展“护佑健康医心为民——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突出医术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医院心理服务有了新突破。推进心理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采云”平台率先上架社会心理服务成为全国首创。“医校联合”共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心理服务走进矛调中心此外,突出医德建设,医院通过筑牢清廉根基,不断提升风险防控力。制定作风建设常态化监督检查管理办法,真正实现身边人监督身边人,廉洁风险动态排查范围持续扩大。持续优化医疗服务,积极改善就医环境,服务质量持续提高。积极开展清廉医院建设聘请新一届行风监督员“三名”强基,恪守医者初心以“强内涵、重实效、创特色、促发展”为目标,医院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把医德医风放在突出位置,注重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坚持医术为重,鼓励广大医务人员铭记从业初心,践行医者誓言,争做恪尽职守的名医。切实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医院现有市级名医1人,市级“医坛新秀”2人、“越医新苗”1人,市级复合型管理人才培养对象1人,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院级名医1人,“名医工作室”2个。同时以“名医”评选为激励,推动形成医生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浙江大学医学院邵逸夫医院“陈炜名医工作室”落户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徐方忠名医工作室”落户践行为民服务理念,创建精诚为患名科。医院开展了新一轮市级重点学科建设,强化医学学科建设和管理,做强绍兴地区精神、心理方面特色医学品牌学科,培育绍兴市医学重点学科和创新学科建设项目。医院现有院级名科2个,市级重点学科2个,院级学科8个,特色亚专科10科。利用专业技术优势,医院还加快精神心理亚专科的建设,不断提高医院的专科医疗技术和诊疗水平。院级名科——心身障碍科三病区院级名科——精神科二病区以需求为导向,践行健康发展观,打造慈心仁术名院。医院创新办医理念,转变办医方式,深化医院综合改革。积极推进融杭联甬接沪,接轨沪杭甬优质医疗资源,与安徽医学院、蚌埠医学院、文理学院医学院加强院校合作,成立实习基地,有序推进人才培养及学科的持续发展。深化跨区域专科联盟合作,发展和运作好绍兴市睡眠医学专科联盟、浙东心身医学联盟,在精神卫生专科医院领域打造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一流医院。
2021-06-11
救人不留姓名,家属苦寻恩人
前几天,有位陈阿姨(化名)给《直播绍兴》栏目打去了电话,说自己的丈夫患有焦虑症,5月中旬病情发作,在寻短见,好在被一位年轻小伙子遇见,同一位保安师傅协力救下。陈阿姨(化名)说,她丈夫焦虑症发病严重时,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5月15号中午,丈夫吃过午饭后外出,家里人以为他和往常一样是出去散步消食的。没想到后来突然接到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急诊科电话,说他跑到市七院附近大龙桥上寻短见。市民陈阿姨(化名)说:“当时接到医生电话,让我快点过去,说我老公在做傻事情的时候,我路都不会走了,连忙打电话给儿子、媳妇、女儿,叫他们都过来。”赶到医院后,陈阿姨(化名)得知丈夫是被医院的保安和一位没留姓名的过路年轻人救下的。她说:“我到了医院以后,有好多医生在帮我们抢救。医生跟我说有个人路过,看到了连忙去叫保安师傅。保安师傅很尽力,如果不尽力的话,我老公就没了。”经过近半个月的住院治疗,目前陈阿姨(化名)丈夫身体和心理都没什么大碍了。通过询问得知,当时帮忙救人的是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的保安杨大金,杨师傅回忆说:“事情发生在5月15号下午1点左右,一位小伙子急急忙忙地走过来请求帮助,说有人在大龙桥南面的桥沿寻短见,我就直接跑过去了。当时就看到他用一根绳子把自己吊在桥边,应该有个一两分钟了吧。我当时也急了,就在这边拿了一块砖头,把那个绳子切断了,然后把人放下去了。”据杨师傅回忆,通知他去救人的小伙子听口音是绍兴本地人,大约二十二、三岁的样子,身高在1米7左右,瘦瘦的瓜子脸,当时上身穿着黑色T恤,下身穿着浅米色的裤子。救完人后,小伙子就匆匆离开了,由于当时情况紧急,杨师傅也没来得及询问小伙子的姓名。陈阿姨(化名)向杨师傅表示了感谢,并希望通过媒体可以找到那位好心的小伙子,想当面和他说声感谢。好人无处不在,杨师傅和小伙子满满的正能量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之振奋、自豪、传递。为两位英雄点赞!
2021-06-11
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
6月4日,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第三、第五、第六党支部前往绍兴冠城商业广场开展义诊和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医务人员帮助群众测血压、血糖,专家们现场详细解答各类健康问题。义诊持续两个多小时,为100余人提供了服务。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是省级文明单位,今年3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充分发挥精神心理专科医院特色,扎实开展一系列“护佑健康医心为民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助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3月,该院组织人员前往信达社区、镜园社区、越西社区等共建社区开展健康义诊和心理咨询等,着力开展增进“群众获得感”实践活动。4月底5月初以考前心理辅导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同频共振,该院有关专家深入绍兴一中、阳明中学、马山中学等越城区各所学校积极开展心理干预、健康讲座、心理游园等活动,帮助中高考生减缓考前心理压力。“5·12”护士节期间,以援鄂、支援临江院区的医务人员组成宣讲团,结合自身的抗疫经历跟全院职工、社区居民、学校师生宣传抗疫精神,以榜样的力量促进担当作为,以道德的力量凝心聚力。5月22日,该院组织党员前往雅博残疾人庇护中心开展健康指导及心理服务等,着力开展提高患者安全感实践活动。该院还每月定期派医疗专家到嵊州五院等基层医院进行医疗帮扶。此外,该院借助营养周活动,由院领导带头开展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我为°光盘行动'代言”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建立文明健康、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该院还深入学校、企业、社区,积极向群众传播了合理膳食、疾病预防、科学运动等健康知识,推广了公勺公筷的使用。同时,该院还组织开展了以“弘扬良好家风,传递文明风尚”为主题的家风家训展示活动,弘扬家庭美德,传承优良家风,展示“七院人”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精神文明新风尚。
2021-06-10
心理服务进校园——这个趣味运动会很特别
6月2日下午,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第四党支部、第七党支部与第八党支部在绍兴财经旅游学校开展了“心理服务进校园心理趣味运动会”活动。活动当天,学校体艺馆里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共有400余位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心理趣味运动会提供了甜心圈套、同心鼓、小兔子找鼻子、盲行游戏、STROOP大闯关、注意力游戏、心理趣味测试等多个互动体验项目,受到师生们的欢迎此次心理服务进校园活动是七院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的一个缩影。通过心理趣味运动会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同学们树立健康心态,培育积极的心理品质。(记者潘秀玮文/摄)
2021-06-08
为了别人一句话,她每天拿刀划自己
“家长不要忽略对孩子的关心,不要只关心孩子学习和分数,更要重视孩子内心的想法。”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身心障碍科三病区主任董莹盈在前几天的门诊中,每天都会遇到有自残行为的青少年,这让董主任很担忧。今年初三的小文(化名)被妈妈拉进诊室时有点胆怯,见到董主任,小文低着头,一言不发。小文的妈妈把孩子拉到医生面前,让小文把袖子捋上去,瞬间看到其左手小臂上出现十几道伤口。小文的妈妈告诉董主任,前几天,无意中发现孩子手臂上的伤口,以为她被人欺负了,谁知问了半天,孩子说是自己划的,觉得不正常,所以带她来看看。“真想不通,现在的孩子吃穿不愁,咋就这么多事呢?”小文妈妈说。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情况,董主任示意家长去门外等候。小文告诉董主任,她来自外省农村,小时候父母都外出做小生意,是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的。小文从小胆子小,小学的时候在村里的小学就读,村里一些调皮的高年级男生总是搞各种恶作剧吓唬人,看到女孩子哭就很开心。生性柔弱、父母不在身边的小文就成了他们嘲笑和调侃的对象。一开始,小文被吓唬还告诉爷爷奶奶,可是说了几次,爷爷奶奶也只是让她别和他们玩,或者躲得远一点。后来,男孩子们就告诉小文,再和大人讲就要把她扔到村后的大山里去,从此小文就不敢告诉大人了。直到3年前,父母才把小文从老家接到绍兴,让小文在父母身边上好点的中学。可是小文说,来到新学校,自己一点也不开心,看到同学们成群结队地玩,自己很想融入,可就是做不到。别人一句“你脸长得太大”的话,就能让她每天拿刀划自己。有时团队合作自己完成得不好,同学说她拖了后腿,也能让她难过一整天,有时甚至都想到了死。马上要中考了,可小文一点也学不进去,父母总是说她不努力、不争气。于是,小文觉得自己的人生没意义,越想越难受,反而拿笔戳自己,拿小刀划自己,这样可以让自己不再想这些事,不再痛苦。面对孩子的问题,董主任表示,孩子心理问题的形成与原生家庭脱不了干系,虽然说家长赚钱养家不易,但是在孩子的童年时期,还是建议家长与孩子待在一起,至少父母一方要和孩子一起生活,除了给孩子吃饱穿暖,更要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对于孩子在学校里、日常生活中遭遇的危险,家长也要及时给予支持,遇到校园欺凌等要告知学校或老师,在校外遭遇的不良侵害也要及时发现,用正确的方式化解。“当孩子出现这些行为,通常都已经出现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希望家长能及时发现问题,不要让孩子内心的伤变得难以化解。”董主任表示,小文的情况比较严重,自残行为和情绪控制需要通过药物治疗,同时需要进行心理咨询,转变其信念。孩子马上面临中考,家长要放松心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目标,同时要从孩子的角度关心孩子,尽量寻找孩子的自身优点,寻找适合孩子发展的道路。
2021-05-22
你以为的叛逆期极可能是抑郁症!
在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身障碍科的病房里,住着不少受心境障碍困扰的青少年,其中近八成是中度或重度抑郁症。其中不乏市级重点初中、高中休学过来的学霸,也有老师家长眼中的“异类”——厌学、网瘾、酗酒、有暴力行为等。心身障碍科三病区的副主任医师曹世林介绍说,大多数来就诊的孩子手臂上甚至是脖子上留着自我伤害的痕迹,一般我们接诊时,都会先检查孩子的手臂,大部分是非自杀性自残。他认为,当孩子已经很难向别人诉说痛苦时,会选择划伤自己,出血的伤口刺激视觉,从而缓解自己的焦虑。抑郁是一种情绪,抑郁症是一种病。抑郁症对青少年的影响也是越来越大,了解抑郁症的表现对父母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青少年抑郁症●表现一:似病非病。患者一般年龄较小,不会表述情感问题,只说身体上的某些不适。他们的“病”似乎很重,呈慢性化,或反复发作,但做了诸多医学检查,又没发现什么问题,吃了许多药,“病”仍无好转迹象。●表现二:反抗父母。一般表现为不整理自己的房间,乱扔衣物、做事拖拉、不愿意做作业等。严重的则表现为逃学、夜不归宿、离家出走、要与父母一刀两断等。●表现三:适应不良。患者深感所处环境的重重压力,经常心烦意乱、郁郁寡欢,不能安心学习,迫切要求父母为其想办法,调换班级、学校等。●表现四:自杀行为。重症患者利用各种方式自杀。对自杀未遂者,如果只抢救了生命,未对其进行抗抑郁治疗(包括心理治疗),患者仍会重复自杀。曹世林医生表示,如果你察觉到孩子的心理确实出现问题了,千万不要讳疾忌医!不要以为孩子自我调节就可以恢复,也不要以为孩子的抑郁只是孩子的叛逆期,不加理睬!这个时候,带着孩子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专家介绍曹世林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汕头大学医学院。现任心身障碍科(心三病区)副主诊,浙江省医学会心身医学及行为医学分会青年委员。曾先后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香港葵涌医院进修学习。擅长诊治:情感性障碍、焦虑障碍、青少年心理咨询专家门诊时间:周三下午(二楼专家门诊)
2021-05-04
世界睡眠日|绍兴中小学生的睡眠情况如何?2660份问卷告诉你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绍兴中小学生的睡眠情况如何呢?前不久,记者通过第三方平台就儿童青少年睡眠问题设计了在线调查问卷,涉及每天睡眠时长、晚上入睡时间、是否觉得睡眠充足、影响睡眠原因等内容。记者选取了绍兴部分中小学校作为调查对象,要求孩子和家长共同完成问卷。截至3月15日,共收到问卷2660份。结果显示,超过四成的调查对象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儿童青少年睡眠不足,是指中小学生每天的实际睡眠时间,没有达到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要求,即没有达到小学生每天10小时、初中生每天9小时睡眠时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指出,儿童青少年要保证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洋洋(化名)是越城区一所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洋洋妈妈告诉记者,儿子每晚在10点左右入睡,早上6点左右起床,每天睡觉时间约为8个小时。“晚上睡得晚,早上起不来,白天上课迷迷糊糊,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效率也低,孩子成绩也上不去,形成了恶性循环。”眼看着孩子就要上初中了,洋洋妈妈为孩子的睡眠问题操碎了心,“这孩子从小睡眠就不好,上学以后又有了学业压力,做完作业就快晚上10点了,很无奈。”经统计,参与调查问卷的2660人中,小学生与中学生的比例接近1∶1。其中,每天睡眠时间超过10小时的学生只有67人,占2.52%;每天睡眠时间为8~10小时的占53.95%,每天睡眠时间为6~8小时的占38.38%,5.08%的调查对象每天睡眠时间只有4~6小时,有两人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4小时。从此次调查结果看,超过43%的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这些调查对象中,晚上9点之前入睡的占13.27%;晚上9点~10点入睡的,占47.14%;晚上10点~11点入睡的占27.29%;晚上11点~12点入睡的占11.32%;晚上12点以后入睡的占0.98%。改善孩子睡眠家长学校都要努力“从健康睡眠的角度讲,初中生的睡眠时长应该为8~9小时,小学生则要更长些,高中生至少要保证8小时睡眠。但从现状来看,这很难做到。”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睡眠病区主任梁胜林说,近年来,到医院就诊的失眠患者中,中学生群体的比例一直在增加。绍兴市妇幼保健院身高体重管理中心主任徐金亮也认为,儿童期和青春期的孩子每天睡眠时间需要占全天的40%以上。中小学生应该几点入睡?梁胜林建议,中学生在晚上10点前睡觉,小学生应该更早些。徐金亮介绍,有研究证明,70%左右的生长激素都是在夜间深睡眠时分泌,“所以睡得越迟,分泌的生长激素就越少,对孩子的身高越不利。”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们晚睡呢?问卷调查中,反馈的主要因素有:作业繁多、做作业效率低、家庭环境吵闹、父母唠叨等。还有学生和家长反映,看书、玩游戏、玩手机等原因也影响入睡时间。另外,孩子们对入睡环境也较为敏感。“爸妈晚上睡前看手机影响我了”“妹妹弟弟睡前太吵了”“邻居晚上比较吵,我睡不着”“寝室太吵,还有人打呼噜”……此外,有部分学生反馈说,入睡困难是因为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同学交往出现问题;在和同学网上聊天等。“从就诊病例来看,导致中学生失眠的原因主要与学习紧张、作业较多、入睡较晚有关。另外,睡前看手机等电子产品也是影响入睡的一个普遍因素。”梁胜林说,睡眠不足的学生普遍会出现焦虑、烦躁等情绪,并导致学习效率下降、注意力不能够集中等情况。在调查中,超过80%的学生有犯困、精神不好甚至不想上课等方面的反馈。如何改善中小学生的睡眠问题呢?梁胜林认为,儿童青少年的睡眠问题需要全社会来重视。学校要严格落实减负要求,家长要为孩子营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中小学生在养成良好作息习惯的同时,要加强体育运动。徐金亮建议,孩子睡觉前忌进食、饮用刺激性饮料、情绪过度激动、过度娱乐与言谈,保证心情的平稳和安适,享受一个舒适安静的睡眠时间。同时,家长自己也要言传身教,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多鼓励孩子进行体育锻炼。
2021-03-21
精神类疾病进入高发期
春暖花开时节,是各类精神疾病的高发期。进入3月,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和心身障碍科接诊量明显增长,其中精神科日接诊量较平时增加超20%。3月11日上午约10点,在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门诊,甘建光主任刚接诊完一名病人。该科室二病区主任甘建光刚接诊完一名病人。诊室外,多名预约病人排队等候。“这几天,一上午(精神科)预约门诊量已超140人次。”甘建光说,最近几年,到医院精神科就诊的病人逐年增多,这是因为大家对精神类疾病的了解及接受程度都加深了,就诊意识也增强了。统计数据显示,最近一周,该医院精神科和心身障碍科的日接诊量超600人次。“每年3-5月是精神疾病的高发期,与平时相比,这几个月的接诊量会有20%~30%的增加。”甘建光说。每年3-5月,精神类疾病的发病率最高,这是为什么?“主要与气候变化有关。”甘建光说,春季气温回升,天气状况的变化也是较为无常。此时,人体的生理功能需要重新调整来适应气候变化,如果调整不过来,就可能出现情绪问题,甚至诱发精神类疾病。“从往年的接诊情况看,失眠、抑郁、焦虑是春季比较常见的症状。”他说。节后综合征也是一个原因。“大家对节后综合征的认识,其实存在一个误区,认为节后综合征只出现在节后一两周,其实(这个时间)应该是节后一两个月。”甘建光说,很多人在节后出现不适应情况,能通过自身调节改善,但身心调节曾经出现过问题的人,则极有可能患上精神类疾病。“若发现自己情绪低落,应及时调节,比如多听听音乐或参加体育活动。”甘建光提醒,一旦出现情绪低落等异常状况超过两周,就要注意了,一定要向专业机构或医生寻求帮助。多听听音乐或参加体育活动。”甘建光提醒,一旦出现情绪低落等异常状况超过两周,就要注意了,一定要向专业机构或医生寻求帮助。
2021-03-12
患者老太送来锦旗 还要求在医院过年
“我喜欢在这里过年,这里的医护人员照顾我、关心我,比在家还好,我现在能吃能睡,恢复得这么快,真的要感谢他们呢!”说话的这位是家住柯桥区的刘奶奶。她目前在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看到目前身体和精神状态都良好的刘奶奶,谁能想到她几个月前还身患重病,不能自理,如今却能站着亲手递上一份沉甸甸的大礼:锦旗!去年9月的一天,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急诊室送入一位八旬老太太。当时患者病情很重,不仅被诊断出有血管性痴呆、腔隙性脑梗死、高血压病、肺部感染、脑梗后遗症等基础疾病,令医护人员棘手的压疮遍布全身,淤青也多达十余处。患者家属告知医生,老人已经一周没有进食了,不会认人,无法言语,呼吸也非常微弱,甚至连小便都无法自行排泄,面对老人家这样的病情,家属已经不抱太大希望。面对困难,该院神经内科医护人员一方面让家属办理入院手续,一方面随即开展全方位抢救。该院神经内科张烈主任及其医疗团队针对患者的多项基础疾病,给予针对性用药和治疗,尽快控制肺部感染、降低血压、减缓脑卒中的各种后遗症。患者年事已高,吞咽功能受损,护士们就为其调整饮食,给患者喂食营养米糊;患者不能自行排泄,护士们就为她人工导尿。护士长成灵英告诉记者,刘奶奶由于长期卧床,整个臀部、大腿、小腿、足跟都有严重的压疮,臀部单个压疮面积就达到5厘米×3厘米,比普通人的手掌还要大,几乎连成片,而足跟处的压疮创面深度达到1.5厘米,直接可以看到骨头了。护理组组长郦晶晶每天光是为刘奶奶治疗压疮、换药就需要一个多小时,遇到患者失禁就要马上再换一次。经过一周的抢救和生命支持,奇迹就这么发生了,刘奶奶的生命体征开始稳定,经过1个多月的吞咽功能和康复训练,刘奶奶的精神症状渐渐好转,吞咽障碍渐渐恢复。经过两个多月的压疮治疗,刘奶奶身上的压疮慢慢消失,思维越来越清晰,气色也越来越好了。到了2021年2月初,刘奶奶与这里的医护人员感情越来越好,也越来越依赖他们,每次见到护士就开心地笑,没见到医护人员就会伤心地哭。春节前,刘奶奶向家人提出,想在医院过年,她不想离开这里。家人惊叹该院神经内科的医疗水平和专科护理水平,于是在春节前,给科室的医护人员送来了一面锦旗。“你们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刘奶奶的家人说。郦晶晶说:“刘奶奶从一开始不能吃饭,全身高度浮肿、溃烂,生命垂危,卧床不起,到现在能走动,能吃能睡,还会撒娇,每天央求我们不要让她回家,要留在这里过年,我们也很开心病人能一点点康复。”
2021-02-26
产后抑郁症
有不少女性在生完宝宝出现了伤心、难过、爱哭、心烦易怒的情况,甚至会自杀的念头,这都是产后抑郁的表现。那么产后抑郁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治疗产后抑郁?预防产后抑郁的方法是什么?为此我们采访第七人民医院睡眠中心副主任医师梁胜林。什么是产后抑郁?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女性特有的特殊精神障碍类型。指女性在生育前后,由于生理、心理、社会角色等因素的变化,导致产妇出现明显的抑郁症状或典型的抑郁症表现。一般在产后一月之内发生,但国外会把怀孕后出现的抑郁症也纳入产后抑郁症的范畴。在孕产妇中15%-30%会出现抑郁症状,有3%-6%达到抑郁症程度,产后抑郁症不仅严重影响女性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并有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需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梁医生从生理、心理等方面分析了产后抑郁症产生的原因,他说生理上主要是由于分娩后产妇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等激素水平急剧的下降,内分泌紊乱导致抑郁;从心理方面来说,分娩是一个强大的应激源,产后的女性本身即处于应急状态,如果产妇产前存在内向、多愁善感、优柔寡断、独立性差等不良性格、以及产后出现警觉性高致睡眠不佳、初为人母,或在角色转变时心理准备不够充分,或对照顾宝宝经验不足,或对宝宝的成长等各方面过度忧虑,也导致产后抑郁发生;从社会家庭因素来说,重男轻女传统观念的不良影响、夫妻关系不佳、家庭关系不融洽、经济状况差、对产妇照料不周等因素都会造成产后抑郁的发生。梁医生告诉大家,产后抑郁不进行干预的话,后果很严重。一方面产后长期处于抑郁状态的妇女,对宝宝的照料特别是情感沟通不足,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明显影响。另一方面产后抑郁症存在较大的自杀风险,反复出现自杀念头甚至出现自杀行为,严重的会出现“扩大性自杀”,为避免孩子继续活在这个世界上受罪会带着孩子一起自杀。产后抑郁症状表现产后抑郁症突出表现为情绪低落,整天闷闷不乐,没有快乐的体验,还有就是兴趣减退,对任何事情不感兴趣,懒散不想动,缺乏活力、动力,言语减少,另外会出现无用感、自责感、绝望感、无助感等不良体验,或者焦虑不安,整天担心忧虑孩子的情况,反复出现消极念头甚至自杀行为等;在躯体上会表现出乏力、容易疲劳,失眠早醒,食欲不振、消瘦、心悸胸闷或躯体各处不明原因疼痛感等等症状。某些产后抑郁症患者会出现晨重晚轻的变化,在上午时间精神萎靡不振,闷闷不乐,而到下午傍晚时间变得与正常人一样。这种情绪反差往往是典型的抑郁症表现,需要高度重视。妈妈需要注意这些梁医生说第一胎有出现过产后抑郁,第二胎再次出现产后抑郁可能会在50%以上。另一种情况是之前无孕史,但以前有过抑郁症,如果分娩后,产后抑郁症发生是非常高的。如果有这些情况,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怎么预防产后抑郁的发生呢?首先妈妈要有获得感和喜悦感,宝宝的到来是值得高兴的,也会获得全新的体验。而在平时,妈妈每天下午可以带着宝宝去花园散步,和其他人交流,有助于妈妈改善心情。对于家人而言,尤其是丈夫应该多多和妻子沟通。面对情绪多变的妻子也应该给予理解,多多包容。如果妈妈出现了抑郁的一些症状,建议到专业门诊进行咨询。(绍兴晚报)
2021-02-15
产后抑郁,你真的知道吗?
有不少女性在生完宝宝出现了伤心、难过、爱哭、心烦易怒的情况,甚至会自杀的念头,这都是产后抑郁的表现。那么产后抑郁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治疗产后抑郁?预防产后抑郁的方法是什么?什么是产后抑郁?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女性特有的特殊精神障碍类型。指女性在生育前后,由于生理、心理、社会角色等因素的变化,导致产妇出现明显的抑郁症状或典型的抑郁症表现。一般在产后一月之内发生,但国外会把怀孕后出现的抑郁症也纳入产后抑郁症的范畴。在孕产妇中15%-30%会出现抑郁症状,有3%-6%达到抑郁症程度,产后抑郁症不仅严重影响女性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并有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需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梁医生从生理、心理等方面分析了产后抑郁症产生的原因,他说生理上主要是由于分娩后产妇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等激素水平急剧的下降,内分泌紊乱导致抑郁;从心理方面来说,分娩是一个强大的应激源,产后的女性本身即处于应急状态,如果产妇产前存在内向、多愁善感、优柔寡断、独立性差等不良性格、以及产后出现警觉性高致睡眠不佳、初为人母,或在角色转变时心理准备不够充分,或对照顾宝宝经验不足,或对宝宝的成长等各方面过度忧虑,也导致产后抑郁发生;从社会家庭因素来说,重男轻女传统观念的不良影响、夫妻关系不佳、家庭关系不融洽、经济状况差、对产妇照料不周等因素都会造成产后抑郁的发生。梁医生告诉大家,产后抑郁不进行干预的话,后果很严重。一方面产后长期处于抑郁状态的妇女,对宝宝的照料特别是情感沟通不足,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明显影响。另一方面产后抑郁症存在较大的自杀风险,反复出现自杀念头甚至出现自杀行为,严重的会出现“扩大性自杀”,为避免孩子继续活在这个世界上受罪会带着孩子一起自杀。产后抑郁症状表现产后抑郁症突出表现为情绪低落,整天闷闷不乐,没有快乐的体验,还有就是兴趣减退,对任何事情不感兴趣,懒散不想动,缺乏活力、动力,言语减少,另外会出现无用感、自责感、绝望感、无助感等不良体验,或者焦虑不安,整天担心忧虑孩子的情况,反复出现消极念头甚至自杀行为等;在躯体上会表现出乏力、容易疲劳,失眠早醒,食欲不振、消瘦、心悸胸闷或躯体各处不明原因疼痛感等等症状。某些产后抑郁症患者会出现晨重晚轻的变化,在上午时间精神萎靡不振,闷闷不乐,而到下午傍晚时间变得与正常人一样。这种情绪反差往往是典型的抑郁症表现,需要高度重视。妈妈需要注意这些第一胎有出现过产后抑郁,第二胎再次出现产后抑郁可能会在50%以上。另一种情况是之前无孕史,但之前有过抑郁症,如果分娩后,产后抑郁症发生是非常高的。想要宝宝的家庭如果遇到这些情况,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怎么预防产后抑郁的发生呢?首先妈妈要有获得感和喜悦感,宝宝的到来是值得高兴的,也会获得全新的体验。而在平时,妈妈每天下午可以带着宝宝去花园散步,和其他人交流,有助于妈妈改善心情。对于家人而言,尤其是丈夫应该多多和妻子沟通。面对情绪多变的妻子也应该给予理解,多多包容。如果妈妈出现了抑郁的一些症状,建议到专业门诊进行咨询。
2020-12-30
0
家长需重视并及时干预青少年的极端行为
“最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的陪伴给了我最大的支持。”昨天,家住越城区的莎莎(化名)来到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身障碍科复诊。经过检查,该院主治医师张迪认为,莎莎已经从重度抑郁中走出来了,而且她有信心明年可以继续上学了。莎莎告诉张迪,爸妈从来没放弃她,即使在她复发时,也从没对她失去过信心。大二女生能重返校园感谢家人的陪伴和支持原来,在杭州一所高校读大二的莎莎,今年年初,因环境适应、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问题,经常情绪低落、敏感多疑,后来被确诊为重度抑郁,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后,情况没有明显好转,后休学回家调整。莎莎的妈妈刘女士告诉张医生,今年5月,莎莎回家后整整一个星期把自己关在家里,拒绝与外界联系,也没跟他们说过一句话。“我们想找她谈心,但她烦躁地拒绝了。在家时间长了以后,生活作息开始紊乱,每天睡觉的时间也不规律,吃饭有一顿没一顿,眼看着日益消瘦的孩子,我们急在心里,最终决定还是要带孩子来住院治疗。”刘女士说。在治疗中,张医生发现莎莎早已有了轻生的打算。原来,由于长时间抑郁,莎莎感到很痛苦,但又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内心觉得十分无助和孤独。张医生经过耐心地开导和陪伴,外加药物治疗,逐渐让莎莎走出了阴影。自此,莎莎开始对生活恢复了信心,她想走出抑郁的阴霾。她开始在父母的陪伴下,坚持跑步、听音乐、看书、做周边短途旅行……经过3个月的治疗,莎莎情况好转,决定明年新学期重返校园。在继续与抑郁抗争的时间里,她一面遵从医嘱坚持服药,一面督促自己多在线上与同学交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公益活动。需重视导致青少年极端行为的环境因素青少年自杀主要集中在有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冲动行为等心理疾病人群。有调查显示,在自杀的青少年中,49%~64%患有抑郁症。需重视导致青少年自杀行为的环境因素。在学校里,如果无法实现自我价值,接纳度和认同度不高,学习竞争压力大,甚至遇到校园霸凌,学生无法及时自我调节又找不到合适的心理援助,容易造成身心创伤,也易导致自残自杀的发生。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心理咨询师钱磊表示,抑郁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的患者面临复发的可能。父母要有信心、耐心,督促孩子听从医嘱,坚持科学的治疗方法,在学习生活中不断提高应对能力,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为其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发现有些表现家长要提高警惕当青少年在生命中遇到“不可逾越的障碍”,自己解决不了的时候,如果社会支持系统完备,家人、学校和周围人能及时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心理救助,就能帮助青少年走出心理阴霾,自伤行为就能有效避免。钱磊提醒家长,如果青少年出现以下表现或特征,就需要高度警惕了:比如,青少年通过各种途径,流露出消极、悲观情绪,表达了自杀意愿;近期遭受了难以弥补的创伤性事件;近期有过自残或自杀未遂行动,其再发自杀行为的可能性非常大;发生了人格改变,变得易怒、悲观、抑郁、内向、孤僻等,不与家人和朋友交往等。发现孩子有自杀倾向家长该怎么办?对此,钱磊表示,家长可以开诚布公地和孩子谈论“自杀”。“出于避讳或害怕,我们不喜欢和孩子谈论死亡,然而,用关心且平静的态度,直白地和孩子谈论‘自杀’,可以减少其孤独感,从而防止自杀。”钱磊说。同时,家长可以和孩子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未来”。因为,青少年自杀和成人自杀的一个很大不同在于很多青少年会由于冲动,一时钻牛角尖导致自杀。这时候,家长应该倾听他们内心的真正想法,并提供一些实质性建议,比如怎么处理分手、成绩下降、同学关系紧张等。家长可以和孩子多聊聊“未来”,引导他们用更长远的眼光看待目前的困境。家长还可以让孩子动起来,陪他们去打球、爬山、跑步、旅行,运动可以帮青少年缓解抑郁症状。当然,在家长自己无法解决时,最好寻求专业帮助。钱磊说,家长如果尝试了上述方法一段时间,孩子没有明显改变,应尽快联系心理专家进行评估和治疗,寻求专业帮助非常重要。
2020-11-30
打鼾真的可能致命!
很多人都以为睡觉打鼾是深度睡眠、睡得熟的表现,事实上全世界每年直接死于打鼾的患者人数超过十万!打鼾在医学上又叫“鼾症”,有良性(80%)和恶性(20%)之分,男女老少皆可发生。人在睡觉时是正常呼吸的,气流通过气道进入肺部。当由于各种原因,人体上颚软组织塌陷,阻塞了上气道,气流无法进入肺部,就会产生鼾声和暂时性的呼吸停止,时间可长达十几秒或数分钟,这就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长期打鼾者或是打鼾严重的人,往往属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那么打鼾的危害有哪些01憋气窒息打呼噜患者的气道狭小,睡觉时需要张口呼吸来帮助睡眠,睡着后嘴巴习惯性的闭合,很容易出现憋气的现象,憋气超过一定的时间后,就会引起窒息死亡。02危害心理健康由于长期打鼾导致患者的睡眠质量得不到保证,使得患者在白天的工作和学习中,会出现头晕头痛、精神不集中等表现,最终导致经衰弱、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而且容易形成自卑感、孤僻、焦虑等人格障碍。03心血管病危险异常的心血管疾病和打呼噜有着很大的关系,据调查,打呼噜会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如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等的患者大都有严重的打呼噜现象,打呼噜已成为危害人体生命安全的第三类疾病。04影响睡眠打呼噜患者在夜间睡觉时,时常会出现呼吸暂停的现象,导致患者不能进入深度睡眠期,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导致白天昏昏欲睡、精神倦怠,妨碍正常的工作生活。05血氧不足打呼噜会导致患者出现频繁的呼吸暂停,导致患者体内、脑部的血氧浓度过低,造成脑部缺氧,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低血氧症,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生活中哪类人容易打鼾呢?1.肥胖的人,特别是中年男性颈部比较短粗的人比较明显;2.颜面部的发育异常,如有小下颌畸形;3.在儿童时期有扁桃体和腺样体的肥大;4.有内分泌代谢方面的障碍,如更年期、孕期的妇女;5.老年人。除了打鼾和白天嗜睡,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常见症状还包括:1.晨起头痛、头晕、口干2.不明原因的高血压3.男性性功能减退4.性情改变5.工作效率下降6.夜间心悸胸闷7.精力不集中8.夜尿增加或遗尿9.反应迟钝10.记忆力减退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极其重要,尤其对于高危人群(如中年男性、肥胖者、家族史、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要定期进行筛查。
2020-11-03
6
绍兴很多孩子得了这个病,医院每天接收三四十例!
开学第一周,部分学生出现了厌学、烦躁焦虑、坐不住、装病或恶心呕吐等状况。昨天,记者从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心理门诊了解到,这几天,门诊每天要接诊不少受“开学综合征”困扰的学生,门诊咨询量较去年同期增加了三成左右。“这几天,跟‘恐学’有关的心理咨询,我们科室一天要接到三四十例。”该医院临床心理科心理医生刘广华举了个例子:小王(化名)是某中学初二学生,刚一开学便觉得浑身不舒服,和妈妈说自己“恶心、肚子痛”。妈妈以为孩子得了感冒,就给他吃了点药,但病情却没有缓解,还出现了失眠等症状。昨天上午,妈妈带着小王来心理门诊。小王向刘广华吐露心声:暑假里,他常常玩网游到凌晨一两点才睡觉,第二天中午才起床。开学前一周,为了赶写暑假作业,他“加班加点”,作息时间变得更混乱了。“上课走神,好动坐不住,老师讲了什么也是一问三不知……”刘广华说,小王这种症状就是典型的心理投射到生理的反应,只有治好了心病,身体才能康复。“从接诊情况看,小学生反映的问题多为情绪喜怒无常,不想上学;与父母沟通不顺,闹情绪,不去上学。”刘广华说,与小学生大多是由于课业压力、网游上瘾导致的心理问题不同,来门诊咨询的中学生、大学生更多的是因为社交焦虑导致的心理压力。“还有一种情况是,每天有两三名家长来替孩子开具‘情况说明’,之前这些孩子因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休学了一段时间,重新融入校园生活前会让医生做心理评估。”刘广华说,和往年开学前不同,今年一些家长意识到孩子心理问题的重要性,尽管孩子并未出现心理障碍症状,却也带着孩子前去咨询,“比如有个家长就因为孩子接连几个早上起床晚,就拉着孩子过来咨询,我觉得,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好现象,说明家长开始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更加重视。”家长如何帮孩子做好心理调适?“其实,临近开学时就要有意识地帮助孩子调整生物钟,让其早睡早起,定点规律吃饭;现在已经开学,那至少开学前两周要‘过渡’好。”刘广华同时提醒,帮孩子“收心”也不能急刹车,对孩子要多鼓励,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兴趣和好奇,消除孩子对新学期的畏惧情绪,“一般‘开学综合征’在开学两三周后就会消失。”
2020-09-10
心理专家:陪娃写作业是门“技术活”,家长也要多学多请教
放假了,孩子们开始了最期待的暑假生活。但今年这个漫长的夏天,却让不少心理医生们充满了困惑和惊讶,之前每年暑期,都是亲子关系心理咨询的传统淡季,但最近在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心理科,记者发现,因焦虑紧张情绪的来访者络绎不绝。“最近有五六个初中生家长都因为陪写作业或与孩子相处不好前来咨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心理医生表示,他第一次发现,暑假也成了陪写作业的家长们焦虑的高发季。陪写作业到凌晨妈妈气得把孩子拎到窗口7月11日凌晨1点多,杭州下沙学源街附近某小区的单元楼里传来一个男孩的哭喊声,“妈妈,我不敢了,你别扔我!”哭喊声把一些住户吵醒了,有一名住户便循声去找。在小区某幢单元楼的七楼窗口,一名年轻女子抱着男孩,男孩的头已探出了窗口。“难道她要把孩子从楼上扔下去,不行,得赶快报警。”下沙巡特警大队接到报警后,特警队员们立即赶往事发小区,敲开了这户人家。这位妈妈说,白天她要上班,下班了还要管二宝。大宝的暑假作业写得一塌糊涂,老公也不帮忙辅导。当天凌晨一点,陪娃写作业的妈妈情绪崩溃了,把儿子拎到窗边,想以此教育教育他,没想到孩子的哭声太响,惊动了警察。这个看起来有点夸张的案例,在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心理医生钱磊的眼中,却显得无比真实。他说在他的来访者中,妈妈半夜辅导作业,然后想把儿子从窗户扔下去的事,他真的碰到过。这段时间,因为辅导暑假作业或课外作业,家长和孩子之间产生冲突的事例真不少,最多的是初中生家长,来咨询的时候都说“让孩子写作业,陪孩子写作业,比工作都要辛苦,这个活最难干”。夫妻之间也常常因为相互指责或推卸而产生矛盾,压力较大的妈妈们因此产生了焦虑和轻度抑郁。小黎是我市一所初中的学生,初一期末考试成绩不太理想,班主任把小黎妈妈叫去谈话,表示孩子的成绩比较靠后,暑假里如果不加把劲,就要来不及了。“现在的初中生哪里还有暑假,还以为是你们小时候吗!”班主任的一番话就像当头一棒,击中了小黎妈妈的内心。之后,小黎每天在家里做作业,妈妈都要催着管着,还经常拖到很晚才完成。原本打算在暑假带孩子出门旅游,也因为老师的话被推翻了,小黎妈妈退掉了机票,并给小黎报了两个学科辅导班。暑假的这段时间,小黎妈妈比平常都要忙,白天要带孩子上课,晚上除了完成暑假作业,还要督促孩子完成白天辅导班的作业。小黎的暑假,用她的话来讲“真是一点都没意思”。她不喜欢科学这门课,但老师和妈妈都希望她能补上,所以晚上科学的作业特别多,常常要磨蹭到很晚,并在妈妈的监视下才能完成。在高强度的补习压力下,放假才两个星期,她和妈妈就发生了好几次吵架。妈妈总嫌她错误太多,陪她写作业时还念叨“我给你花在培训班里的钱都打水漂了”,让她觉得特别有挫败感,一点没有补习的兴趣。小黎的妈妈也是痛苦万分:“天天憋着火,耐着性子,有好几次女儿作业写到凌晨,特别想把女儿拎起来,从窗口扔下去。”心理医生建议家长陪写作业也要学点“技术”陪娃写作业,看起来是一件简单的事,背后却有不少“技术”,心理医生钱磊提供了几条陪孩子写作业的“小技术”,家长朋友们不妨来学习一下:1.不要盯着孩子做作业很多家长,只要孩子一打开书包,就会不自觉地搬起一把椅子坐在旁边“监工”。这样做无疑会增加孩子很多压力,要是你上班工作的时候,领导如果拿着一个凳子坐在你旁边盯着,你的心理负担大不大?孩子被关注时,内心是十分紧张的,这种担心会影响他的思考。孩子一紧张,就容易出错,一出错又要挨骂。因此,留给孩子独处空间也是一种“辅导”。2.关注孩子做作业的进程不建议家长监工孩子写作业,但对孩子写作业的进程,家长需要关心,心里要有底。从心理学角度讲,对孩子高效的作业进程予以鼓励,这是另一种积极的“观众效应”。孩子特别在乎自己在家长眼中的形象,他们会因为家长的鼓励而产生巨大的动力,从而表现得更为专注。3.做“教练员”不做“陪跑员”孩子心性活跃、畏难。遇到难题时,家长不能图快,一下子把所有步骤和思路都解答出来,这会让孩子养成趋易避难的习惯,不利于未来的独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力发展。对于理解类题目,可以让孩子多看几遍,理解题意;对于逻辑类题目,需要家长分析后给出解题的线索;对于记忆类的题目,则需要更多的耐心来帮助孩子理解内容……遇到怎么都答不对、记不住的情况,家长们也不应该抓狂,和孩子一起转换一下情绪,平常心对待。家长多一点耐心,亲子关系的融洽度就能多一分保障。
2020-07-15
早诊断并持续干预,自闭症患儿也能融入社会
“医生,为什么我的孩子一声不吭,不爱叫人?”近日,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儿童精神科主任董莹盈接到市民王女士的在线咨询。王女士向董主任反映,自己的女儿小欣3周岁了,平时除了偶尔叫一声妈妈,对其他人一概不理不睬,甚至连眼神也不肯与人接触,经常独自一人待着,不愿意同其他小朋友玩耍,喜欢的东西也很奇怪,别的孩子喜欢的洋娃娃之类的她都不要,就喜欢撕餐巾纸。家人不让她玩,她就会哇哇直叫。现在到了该上幼儿园的年龄了,但这样的小欣让妈妈着实愁坏了,她不知道该怎么办。在同事的建议下,王女士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上联系了董莹盈主任。经过详细的情况了解,董莹盈主任考虑小欣是自闭症患儿。今年的4月2日是第13个世界自闭症日。今年国际自闭症日的主题是:格外关心、格外关注——推动建立孤独症家庭救助机制。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来自星星的孩子”。早期正确诊断、持续干预自闭症儿童是能够融入社会的董莹盈告诉王女士,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以严重的、广泛的社会交往和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人们习惯将自闭症患者称作“来自星星的孩子”,他们生活在自己的世界,独自闪烁。自闭症是个“疑症”,目前国内、国际医疗水平还没有找到它的确切病因。但是可以断定,自闭症是先天性的脑发育障碍疾病,是神经系统疾病,有可能终身伴随。像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诊断、治疗自闭症已经有40多年历史,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实践证明,经过早期正确的、坚持不懈的干预,许多自闭症儿童是能够融入社会、自立生活的。董主任说,养育一个自闭症儿童,是对一个家庭的巨大挑战,不仅会面临康复压力、经济压力,最难以忍受的还有精神压力。因为自闭症儿童受到偏见和歧视的例子并不少见,患儿和他们的家长要背负异样的目光,承受更多的精神压力。不爱说话孤独离群等是自闭症的症状表现董主任介绍,自闭症的症状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自闭症儿童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自己在地上转圈,喜欢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对有故事情节的动画片、儿童电视剧则无兴趣。第二种明显特点就是孤独离群,不与他人建立联系。自闭症儿童喜欢独处,对父母没有依赖性,有些患儿在婴儿时期就有表现,不喜欢别人抱,在别人抱起时会哭闹。他们的孤独还表现在对周围的事不关心,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周围发生什么事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不与他人产生目光接触。第三种就是言语障碍突出。大多数自闭症儿童言语很少,情况严重的甚至没有言语,即使在别人大声呼喊的时候也不做应答。有些虽然可以发声,但是无法完成情景交流,只能发出简单重复的声音。还有些患儿会表现为说话声音小或者发音不清晰,只有和他熟络的人才能理解他的意思。有些还会在先前表现为言语能力正常,在3~4岁半时出现言语能力突然衰退,失去情景交际能力。不典型自闭症患儿还需专业机构诊断鉴别董主任表示,自闭症的鉴别一般通过详细询问孩子的生长发育史、病史以及精神检查,如果发现在患者3岁以前有出现语言发育以及社交功能障碍,兴趣范围狭窄或者是刻板重复的行为,这时就可判定出患者出现了自闭症现象。如果患者表现出的症状不是很典型,只能够满足孤独症的一些标准症状,或者是在发病的年龄,症状也不是非常典型,例如在患者3岁之后才发现了这些症状。这时可以将患者诊断为非典型的孤独症。典型的孤独症一般是比较好确诊的,但很多轻微的,或是不典型的孤独症确诊就会难一点,甚至很多家长会怀疑诊断结果。虽然说孤独症有社会交流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刻板性、兴趣狭窄等特点,但每一个孤独症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正是由于这样的特点,很容易误诊,因此建议家长带孩子上正规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断、鉴别。多管齐下的综合治疗越早康复效果越好董主任表示,自闭症没有单一特效治疗方法,所以多管齐下的综合治疗逐渐被广泛认可。其中训练教育是首选的方法,然后辅助以同样重要的药物治疗。自闭症儿童的刻板特征使得其习得技能很难泛化,需要在不同场合对其进行训练和教育,使其适应不同的要求,对于出现自伤、攻击、兴奋躁动、睡眠障碍等症状,则需要由专科医生以处方药物治疗。作为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一些孤独症症状,应该及时去正规医院诊断,尽快找有正规资质的机构进行康复治疗。一般来说,越早康复效果越好。经过系统的、正规的康复训练,孤独症儿童的症状大都能得到改善,学习能力增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很好地遵守社会规则,有的孩子还能进入普幼和普小并且学习成绩优秀。
2020-05-28
4
成功男人的“心殇”——男性更年期抑郁
过去大家一直认为男人没有更年期,因为男性雄激素水平的减退是渐进的,没有类似女性的“绝经期”这一明显的标志,所以不容易引起注意。但环境污染、过量抽烟饮酒、长期劳累、营养不良、亚健康等情况会诱发男性更年期提早出现。据统计,有三分之一的40至70岁男士都会出现更年期症状,表现为生理和心理两大症状,其中更年期抑郁尤为常见。01男性更年期抑郁的症状表现No.1普通的抑郁表现情绪低落、兴趣缺乏、思维迟缓、精力疲乏、活动减少、焦虑紧张、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睡眠质量变差、失眠多梦、惴惴不安、犹豫不决、自我贬低、悲观绝望、自责自罪自杀等。No.2男性更年期抑郁的特点巨大的压力:更年期的成功男人,往往承受着巨大的经济、社会、职场和家庭压力。暴躁易怒:大多数患者都具有易被激怒、脾气暴躁的特点。由于雄性激素的作用,男性本来就容易发怒,再加上更年期内分泌紊乱,就更容易动怒。严重的躯体化症状(功能性躯体不适):性功能障碍、尿频尿急、头痛、胸闷心悸、胃肠紊乱、严重的疲乏感等。高的自杀成功率。症状比女性严重持久:与女性相比,虽然男性出现更年期症状的机率要低,但持续的时间则更长、更严重、顽固。02男性更年期抑郁的治疗1、心理治疗:认知心理治疗、家庭治疗、处理好家庭、社会关系。2、药物治疗:包括急性期治疗8-12周,巩固期治疗4-9个月,以及维持期治疗,一般至少需要2-3年。3、物理治疗:经颅磁刺激、电休克、光照疗法。4、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雄性激素。03男性更年期抑郁的预防No.1饮食调理男性进入更年期阶段,要保证全面的营养。应常吃鱼、肉、豆类以补充氨基酸;深海鱼、香蕉、菠菜、大蒜、坚果、绿色蔬菜、胡萝卜等对情绪有益处。No.2生活调理男士们要加强运动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改变不良生活嗜好,同时要排解各种压力,保持乐观平和的心境。No.3心态调节平时要多读富有禅理和哲理的书籍,不要过多专注于那些刺激、惊悚的书,多听听柔和、恬静的音乐。注意培养良好的心态,加强心理修养,养成自己作心理分析的习惯,多和亲朋好友交流,适时宣泄一下自己的情绪。No.4宣泄情绪男人遇到伤心事痛哭一场不是啥大不了的事。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从心理学的意义上讲是错误的,当男性被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时,不妨及时发泄。基于生理影响心理的原理,当男性朋友感到压力过大时,可以选择力量型项目或舒缓平和的体育项目,如高尔夫、各种球类运动、游泳、快步走等都能令人身心舒展。No.5凡事看开男性更年期抑郁症的表现,还体现在以往豁达大度的患者会变得斤斤计较起来。因此中年男性意识到自己进入更年期后,要刻意把什么事都看开,遇事换个角度来思考。努力向乐观、开朗方面调节,处世待人的时候心胸要开阔,做到拿得起、放得下。No.6走出家门不管是男性患者还是女性患者,在更年期抑郁症的表现中,蜗居在家,减少社交活动都是很典型的症状。因此中年男人千万别把自己闷在屋里想心事,要强迫自己找排解的方式,当伤心、焦虑、生气的时候,最好能转移注意力,尽量多做户外活动,最好是根据自己以前的兴趣,一定要动起来。
2020-05-14
0
1 2 3 4